艾西米(左)和同学在智慧建造中心进行专业学习实训。周昊瑾/摄

  我叫艾西米,今年23岁,来自加纳,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日照职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日照职院的学习和生活。我认为,我的旅程不仅仅是一段学术追求的历程,更是一个充满探索、拥抱惊喜的故事。

  初来日照,我深深被这座城市所吸引。它位于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这里有着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美景,这里处处洋溢着蓬勃的创新活力,我很喜欢这座城市。

  我的求学故事也是“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的一部分,这段学习之旅从2023年3月开始,将持续到2025年1月。

  日照职院与加纳库马西技术大学联合开展的中加纳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实行的是“1+2+1”学制。这意味着第一年我在加纳学习,第二和第三年在日照职院学习,获得中国专科学历,然后回到加纳读第四年,获得加纳本科学位。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来中国学习,我会告诉你,来中国不只是一段特别的学术经历,也是重新探索一个被定义持续增长和发展可能性的国家的经历,还有探索一个拥有数千年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诱惑”,这是我作出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非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是我实现愿望的催化剂。这一选择符合我的职业抱负和为加纳基础设施发展作出有意义贡献的愿望,也使我能够在日照职院深入研究建筑工程领域。

  在中国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沉浸在一种重视教育、努力工作和韧性的文化中。这是一个向拥有丰富历史和充满活力的文明学习的宝贵机会。

  对我来说,这个机会不仅仅是对我潜力的认可,也是对我梦想的支持。它是我的祖国和一个以建筑奇迹和工程实力而闻名的国家之间的桥梁,为我提供了一个站在创新前沿的机会。

  从本质上讲,我的中国之旅是出于对知识的追求、对理解发展复杂性的渴望,以及通过带回智慧以丰富自己国家的承诺。它让我成为一名勇于创新的建筑师,而配备的工具不仅可以构建建筑结构,还可以构建加纳的未来。

  作为一名非洲青年,我见识到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家不同的发展侧面,这段风景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我来到日照职院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将迎来一段独特而富有挑战性的经历。

  我在日照职院的学习经历是严谨而有益的,这里拥有现代化、多元化的先进设备以及多元的师生社区。课堂上不仅融合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实践项目和最先进的设施成为我对建筑工程理解的画布。我的老师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他对建筑工程的最新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善于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2023年,在山东举办的国际青年交流大会对我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我有幸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小组作出贡献。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领导人交流了彼此的见解,共享了青年在打造可持续未来方面必须发挥的关键作用。这个平台不仅让我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让我能够倾听和学习全球青年的集体智慧。

  在山东潍坊举行的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中,我们队获得国际组一等奖,这证明了团结一致的创新精神。我们用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解决了现实世界的问题,展示了跨文化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潜力。

  在中国学习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经历,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改变了我的观点。

  通过中非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合作项目,我获得了宝贵的技能、知识和友谊。在中国的学习使我具备了建筑工程方面的尖端专业知识,使我能够应对复杂的挑战并推动创新,还学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沟通的本领,这将对我的未来大有裨益。在学术之外,我还与中国和国际同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与来自不同国家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对成长和发展的热情。

  当我准备返回加纳时,我充满期待,渴望运用我的技能和知识,为我自己国家的发展作出有意义的贡献,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建筑领域。

  作为一名加纳人,在中国生活是一次令人大开眼界的经历,这让我能够面对和挑战那些经常影响我们对彼此文化理解的刻板印象。中国人民的热情、高速列车的效率和美丽的风景都是令人愉快的回忆。尽管其间也充满挑战,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并不影响我感受中国人民的真诚善良。

  我的老师、同学,甚至路人都不遗余力地确保我感到受欢迎和被包容,使我一路的担忧显得多余。我学会了超越刻板印象,以同样的好奇心和尊重拥抱熟悉和陌生的人。我在中国的经历是一段自我发现、文化欣赏和维系国际友谊的旅程。

  从充满活力的春节饺子和烟花庆祝活动,到以月饼和灯笼为标志的中秋节的宁静之美,每个节日都让我们对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端午节以其充满活力的热情和社区精神,尤其鼓舞人心。从春节和中秋节的传统到当代艺术展览和音乐表演,我沉浸在一种既令人兴奋又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中。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新的发现,增加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从古镇到现代城市的转变证明了中国的巨大进步。摩天大楼像巨人一样拔地而起,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令人敬畏。

  作为一名在中国上职校的非洲青年,我的自画像是成长、学习适应和拥抱惊喜。这是一幅用特别的色彩绘制的肖像画,一个正在书写的故事。

  对跨越海洋有种种担心的非洲青年同胞们,我想说,要勇于拥抱未知,这些未知带来的惊喜让这次冒险变得值得。中国一直是我的画布,在这里获得的宝贵经验,将塑造我的职业之旅,从而在画布上描绘更美的未来。

  (采访整理:孙立伟 于丽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我在中国上职校
责任编辑:高秀木